为深入实施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水平,加强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2022年12月11日,由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2022年湖北省“送培到基层”咸宁市科技教师培训班顺利结束,全市近300名基层科技教师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会议由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事长、秘书长梅林主持。本次培训主要有四个主题,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崔鸿主讲的《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校长周后艳主讲的《双减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湖北文理学院物理学教授杨国海主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设计》、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新国主讲的《区域科技教育推进策略与案例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系崔鸿主任从“什么是跨学科融合课程?”、怎样实施“跨学科融合课程”和“跨学科融合课程”的评价三个大的方面。普及了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内涵、起源与发展及四种类型,让科技教师对跨学科融合课程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随后,具体讲解了跨学科融合课程的特征、模式及实施路径,为老师们们在认识跨学科融合课程后能够付诸实践提供了参考;也提供了跨学科融合课程评价的内涵、原则、方法,还展示了评价中的相关案例。
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周后艳校长,在《“双减”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这一主题中,从活动背景、学校简介、实施模式和取得成效四个方面,给老师们分享了净明小学在双减背景下科创助梦的案例。其中,周校长在“实施模式”这一板块下详细的展示了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为科技教师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科技教育思路。
湖北文理学院物理学杨国海教授,在《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设计》中聚焦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竞赛规则、项目案例、项目设计三个方面,采用发散性的讲解,为科技教师解答了“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撰写查新报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问题,思路清晰,实操性极强,干货满满。
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肖新国副院长,在《区域科技教育推进策略与案例分享》中,分享了《县域背景下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八年践行》中的做法,主要是“以课题为引导,以实践为基地”“以活动推动普及,以竞赛拉动发展”“培育学科队伍,探索科技课程”。其中,还分享了许多学生的创新作品和过程,让老师们对学生的创造力有了更新的认识。最后也提出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科技教育推进的困惑和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参加活动的科技老师非常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到与青少年科技创新相关的知识,也明白了加强青少年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科技教师科学素质和专业能力,推动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发展。